怎样理解书法中的用笔技巧学会这三点,学书

文/彧白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到了若干笔法的知识,今天我们接着聊笔法。

有一个观点是我一直强调的:中国任何的一门传统艺术都有着技术和艺术两个维度,而书法这门艺术最主要的技术就是笔法,笔法不通,书法就很难入门。

在书法的用笔法则中,按照书体的演变规律以及不同时代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书写工具的变化,书法基本形成了三大成熟的用笔体系:

一、篆籀绞转

二、一搨直下

三、方折铺毫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

大书法理论家康有为将书法用笔总结为了“方”与“圆”两个方面,其实书法的三个用笔体系也是基于这两点而形成的。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书法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的方圆,形成三大用笔规律,从三大用笔规律而生发出万千变化。正合《道德经》中的规律。

篆籀绞转

如果对于学习篆书和颜真卿书法的朋友来讲,这种用笔其实并不陌生。篆籀用笔的特点就是:

中锋运笔,多转无折

我们在写篆书的时候是没有方笔的,也没有折笔,全是中锋线条,拐弯处也全是转笔,在行笔快的时候有的人也会加上绞转的动作。这种笔法在颜真卿的作品中体现的比较明显,颜真卿的篆籀笔法是跟草书大家张旭学来的。

我们看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所用到的篆籀笔意:

很多人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媲美,其主要原因是颜真卿方圆并用,除了二王笔意,还能将篆籀笔意运用的出神入化。篆籀笔法,主要以中锋行笔,中锋行笔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意思是用锥子垂直于沙面划过,两边会有一个对称的隆起,如右图所示,而印印泥讲的是用力均匀,我们在盖印的时候用力一定要均衡,用力不均则印面不实,就会显得虚弱,用笔也是如此,除了中锋行笔之外,还要注意笔力均衡。

如果看不懂颜真卿的字的话,我们再来看看张旭的字:

张旭是将这种篆籀用笔用到极致的一个人,如上左图红色圈中所示,皆带有明显特征的篆籀笔法,就是中锋行笔,有转无折。要是还不易领会的话,我们看右边图示,左边的竖笔为逆势中锋,虽然有枯笔的动作,但这种中锋的笔力和均衡比右边的偏锋用笔显得更有质感,更加坚实。

那么什么是绞转呢?

有人曾经问孙过庭笔法的奥秘,孙过庭毫不隐晦,说道:

“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袪未悟。”

孙过庭说的“使”与“转”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绞转,绞转其实就是篆籀笔法的一种快写,在快写过程当中无法兼顾到笔笔中锋,所以采用绞转的动作将笔锋调正,也就是不断调正笔锋的锥面,让整个字呈现一种圆厚、饱满的状态。

我们来看图例:

左边为米芾手札中的一段,我们看从红圈中可以看到米芾绝对是一个绞转的高手,他笔下的线仿佛是三维的,面面俱到,如果你懂立体几何的话,就能从他用笔的转折处看出立体感来。有人说米芾的字是“八面出锋”,其实就是绞转用的精妙,在笔画的转折处向笔锋加力,进行捻管或者转腕,从而使此处的线条变得饱满,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厚重。

我们看右边的字,是没有进行传统书法训练的字,在红色圈中的部分,笔锋基本都是一面锋,这样的线条显得软塌,没有张力,就像一个人没有筋骨,一推就倒。

一搨直下

关于“一搨直下”的用笔王羲之是集大成者,将前人的篆籀笔法进行的一次升华,正是因为这种用笔,才开启了帖学之风。

“一搨直下”用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有空中动作,就是笔在入纸之前要摆好一个姿势,或俯或仰,或正或侧,这个姿势决定了入纸的姿势,一般的表现多为方起,或者尖锋入纸,然后将笔锋调整为中锋,这种笔锋的变化是字变得更为生动。

我们看用“一搨直下”笔法比较多的《十七帖》:

随便找到《十七帖》开头的一部分,图示中画圆圈部分就是“一搨直下”笔法的体现,空中作势,入纸直下,入纸迅捷,然后调整笔锋,蓄势再行笔,笔画的节奏感,正是由于这种笔法的带动而萌生的。

我们再来看王羲之手札中对这种笔法的应用:

因为纸色偏红,我用绿颜色代替,王羲之在这个手札中用的“一搨直下”的笔法比较多,图示中画圈的用笔,都是如此,空中作势,入纸迅捷,蓄势调锋。

“一搨直下”笔法在一笔当中完成了作势、蓄势、出势三个动作,从而更加丰富了前人笔法,书法从圆厚高古开始变得生动飘逸起来。

方折铺毫

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

“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李阳冰)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

说的就是铺毫的道理,这里的铺毫不单单是将笔毫铺开,而是笔杆要有一个逆势,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讲到过,笔毫铺开的时候笔杆是向前倾的,所以笔毫有一个逆势,正是这种回向的张力,才使笔画变得更为坚实。

这种用笔主要体现在碑派的字当中,在唐楷或者魏碑当中,这种笔法运用的比较多。

我们看字例:

上面是我们演示的一个铺毫的动作,绿色箭头代表笔画的行进方向,下面的红色箭头是一个逆势,上面的红色箭头为笔杆的倾侧方向。这种逆势铺毫的用笔写出的线条才更能有张力。

下面这个例子来自于颜真卿的多宝塔,我们随便挑选了一个“百”字,入笔逆势铺毫,稍加提按,写着转折处的时候,顿笔为方,折笔向下,继续逆势铺毫。

这就是方折铺毫的道理。很多不解这里的铺毫跟前面所说的篆籀中锋的区别,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裹锋”的概念,什么叫做裹锋呢?就是笔尖被裹在笔锋中行走,始终保持一个笔尖的形态。

我们看图示:

左边为李阳冰篆书《三坟记》的刻石,为什么用刻石呢?如果你亲眼见过原石的话,就会发现,在刻痕处,有中间低两边高的情况,就跟我们前面讲过的“如锥画沙”一样,而裹锋正是种形态的体现,我们看右图,笔尖在笔画中央,永远保持尖锐状态,被笔锋裹住。

“裹锋”与“铺毫”是中锋行笔的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在唐楷或者在魏碑当中是交替呈现的,但中锋为主是用笔原则,这便是方折铺毫的概念。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屡次提到了用笔与自然的关系,今天谈的这三点也不例外,我们的祖先最先用毛笔写字的时候,写出来的线条是很单一的,一般为两头尖中间粗的线条,在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进化中,人类的审美也逐渐随之变化,但师法造化的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

书法的审美理想在晋唐时期达到高峰,这两个时期也是这三个笔法最为成熟的时期,这三种用笔奠定了中国书法用笔的基础,所有书体以及书写技巧皆逃不出这三种用笔的藩篱,或者将其并用,或者于此生发,只有深切领会这三种笔法的妙用,才算领会书法笔法的要旨。

作者:安伟波,号彧白,三余书社签约书法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