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堂科技艺术课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7.html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邱志杰教授在《科技艺术的概念》一文中写道:“古往今来存在这样一种实践——人类持续地使用迄今为止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做艺术,并不断思考技术进步与人类自身发展的关系,这种实践被称为‘科技艺术’。”

科技是艺术面临的现实,也是生活的现实。艺术与科技因实践性(或实验性)与创造性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34所高校开设了“艺术与科技”专业,但科技艺术实验课程在中学的教学实践中鲜有先例。

在中学开设科技艺术课程,打通被人为分割的科技、艺术知识,帮助学生获得跨界思考的能力,提升科技思维和艺术敏感性,形成融合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手段结合科技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态度,这是我们开设科技艺术课程的初衷。

科技艺术课程内容探索

科技艺术课程在育·新课程体系中属于发展性课程。发展性课程是在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而设置的。虽然科技艺术课程是跨学科的融合课程,但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不刻意区分,也不刻意整合艺术与科技,而是选择更能提供二者思维结合与碰撞的主题进行,从而使二者在教学活动中保持互动和融汇的活力。

蓝晒作品的创作过程固定材料

1

明确角色定位

受学习时间限制,科技艺术课程针对初二、初三、高一年级学生混龄开设。初二学生好奇心强,爱表达;初三学生倾向于深入思考后表达想法;高一学生知识储备更丰富。但总体来说,学生以前接触相关内容较少,因此对课程非常感兴趣,除了实践体验的输入外,对学习与思考的输出也有强烈愿望。

光影的色彩与效果实验

火烧的痕迹实验与捕捉

科技艺术课程强调观察、实践和体验,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相对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尝试和实验。要求教师尽可能承担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不仅是多讲解知识内容,还要精心挑选、编排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和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认知、感受与思考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与视觉思维间的转换。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与创作学习,尝试着用自己的作品和语言表达对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多种材料的痕迹制造与发现

丙烯颜料与塑料薄膜的碰撞实验

光影剧场的实验拍摄

2

确定主题内容

课程小组与专家团队经过充分研讨,最终确定了学期课程主题:“纤维与纸”“光与色”“光与影”“绘画造型感”“笔和书法”。

星球狂想曲综合材料何婧瑗、宋雨欣、王曦婕、李依诺

全校师生旧衣捐赠活动

中央美术学院邱志杰教授为学生做课堂演示

“痕迹”这节课是“笔和书法”课程主题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拓展而确定的内容。由于绘画或者书写的本质都是“用一种工具在一种载体的表面上制造痕迹”,因此这节课主要是从科技艺术的角度了解书法史,了解书法风格不仅受时代、个性的影响,也受技术的影响,尤其受书写工具的影响。

“痕迹”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名词,释义为“指事物经过后,可觉察的形影或印迹、迹象”。因此,它的层次性、包容性很强,可延伸的思考方向多样,它可以是被观察到的,也可以是被感受到的;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可以是被放大的,也可以是被忽略的;可以是发现的,也可以是创造的······它可以有非常多的可能,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在对“痕迹”的逐渐探究中,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从中发现问题,能够在这个主题上找到自己思考与行为的落脚点,表达与表现自己的观点。

科技艺术课程内容探索

科技艺术课程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痕迹”这一主题拓展,给了学生展示的空间和可能性。

“痕迹”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一:观察体验,启发联想

教师组织学生在教学现场寻找并说出他所看到的“痕迹”,以起立回答和自愿接龙的方式进行。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首先通过观察,发现并说出黑板上的字迹、衣服上笔画的痕迹、桌面上涂抹的痕迹、地上脚踩的痕迹、桌斗里尘土的痕迹、老师放工具的盒子上的黑色油墨的痕迹、铁栏杆上生锈的痕迹、麦克风上磕碰的痕迹、手表上的划痕、门板上磕碰的痕迹。

“光与色”主题课程的绘画尝试

接下来每组学生在纸上制造尽可能多种类的痕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制造的痕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除了刚才发现的、制造的痕迹,还有哪些也是“痕迹”。

通过分享制造的痕迹并联想现场空间之外的其他痕迹的环节,学生逐渐打开思维,说出了文化历史的痕迹、自然的痕迹、童年的痕迹、知识在脑海中的痕迹、工业发展的痕迹、社交时留下的聊天记录的痕迹、电流的痕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的痕迹等,并由此记录下了自己所思所感的关键词:变化、历史、存在、回忆、真相、自然、青春、岁月。

教学环节二:实践探索,触动感受

教师请每组同学尝试对所制造的痕迹进行消除或者修复,其间适时提供必要的工具材料,适时举例解释何为消除(修复),可以有什么办法消除(修复),完成后学生分享与展示消除或修复的方法及效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展现出了对痕迹消除或修复的不同方法和理解,通过实践、分享和进一步思考,记录了如下的关键词:创新、残留、彻底、不可逆、未来、改革、时间。

教学环节三:影像拓展,引发思考

教师播放剪辑视频,内容为各类型痕迹消除或修复的过程。如自然中(大地、天空、海洋)的痕迹、动物和人类留下制造的痕迹(足迹等)、岁月时光的痕迹、文化的痕迹、心灵的痕迹······然后到汽车划痕与消除、烟花绽放与消失、皱纹的生长与岁月的变迁、文物破损与修复、王朝的更替、旧城的拆除与重建、心理创伤与修复等。教师请学生用关键词的形式把看完视频后产生的感受、想法、思考、疑问写在黑板上,学生观看视频时链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产生的关键词:生命、轮回、珍惜、故事、震撼。

“光与影”主题课程中学生的实验图像

教学环节四:链接创作,确定主题

教师分享与“痕迹”相关的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作品,如装置作品《漂泊者》、公共雕塑《千尊小冰人》、行为艺术《生命瞬间》、卫星折叠太阳能板等,启发学生确定创作主题。随后,教师请学生思考,以“纸”为主要创作材料,如何运用视觉艺术作品的形式,表达本组或者本人由“痕迹”生发的见解和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每组学生对话,交流后确定每组的作品创作主题及方案。在每组创作主题和方案的分享交流中,学生用语言和示意图表达由痕迹延伸出来的更多的思考,比如对初心、时间、空间、循环、永恒、意义等的思考,总结得出对创作的启发。

“痕迹”教学现场,学生解读自己的作品草图与理念

教学环节五:作品分享,梳理总结

教师介绍以纸为主要创作材料的艺术家的相关作品,启发学生完善自己的创作方案。学生总结课堂过程和感受,并结合整节课的体会,以关键词的形式完成最后的梳理。

回顾整节课,从现场发现痕迹到制造痕迹,再到对更多痕迹的思考,体现出想象与联想的思维过程,也是感性和理性不断转换、思维不断递进的过程,使思维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突破。第二次消除或者修复痕迹的实践则通过矛盾形成反差,触动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延伸主题的含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视频推动学生对“痕迹”的再认识和再思考,突破形、材料、方法、空间等各方面的限制,逐渐由具象的“痕迹”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和思考。确定作品主题,呈现作品方案,是由抽象思考到视觉思维表达的转换过程。每个环节的关键词都能帮助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梳理,围绕“痕迹”生发出诸多观点,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热缩纸完成的体验作品

科技艺术课程的主题中,有很多不同形式的表现与表达,可能是艺术作品、实验报告、文字梳理、思维创想,也可能是发明创造。面对同一主题、同一材料,学生的落脚点基于他们以往的学习与生活的积累会有所不同,内容呈现方式也会有差异。教师团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与学生保持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术支持,辅助学生实现由课程生发出来的思考与创意。

科技艺术课程实施还处在研究探索的实验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我们应不断地反思与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

本文节选自《中国中小学美术》年第8期

《中学科技艺术课程探索与实践——以“痕迹”教学为例》

《中国中小学美术》年第8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