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汽修毕业论文开放大学汽车学院本

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与职业岗位技能的对接   摘要:技工院校作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以及配套机制,从而培养出能够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本文结合当前技工院校教学现状,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对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汽车维修专业职业岗位技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标准逐步提升,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能够与职业岗位技能实现良好对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基于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层次的现实需求,技工院校提出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技工院校实际教学中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并不科学,影响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效果。因此,笔者以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为例,探究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的对接。   一、构建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   在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汽车维修工的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各个汽车品牌维修的技术标准纳入教学内容,细化课程实施标准,科学选择教材,从而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一)明确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汽车维修专业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了解故障数据信息,探究汽车故障原因,采用合理的技术消除汽车故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能够深入了解汽车维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实地走访、参观、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进行调研,总结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调研可以明确汽车维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二)结合现有设备,细化课程实施標准   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机电维修工、服务顾问、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等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能够以工作任务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对于“汽车气缸密封性的检测与诊断”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按照实际岗位检测流程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利用压力传感器式气缸压力测试仪进行检测,如果第二次检测结果比第一次检测的结果指标高,此时就说明气缸、活塞等位置可能存在磨损问题。如果前后两次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进气门、排气门或者是气缸衬垫处可能存在密封不严问题。相反如果两次检测的结果指标都比较低,说明汽车气缸可能存在衬垫烧损窜气问题。   在整个任务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演示、检测、操作、分析等流程,让学生直观了解汽车故障每一步的检测和诊断步骤,从而达到汽车维修教学的目的。   (三)根据课程标准,合理选择理论教材   在汽车维修专业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时,为了确保学生所学内容满足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技工院校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合理选择理论教材。结合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实际情况以及汽车维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可以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车身电气检修》等教材作为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材。这些教材都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汽车维修工)》考核要求教材,把它们作为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材,能够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达到职业岗位要求。   二、制定符合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标准   技工院校在确定汽车维修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以后,还要结合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通过课程标准的执行,帮助学生进一步达到职业岗位要求。   (一)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技工院校大都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为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发放毕业证书,这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敲门砖”,但是毕业证书仅能够证明学生所学知识已经达到学校教学要求,无法证明学生已经达到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技工院校可以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校的毕业证书,还要考取国家职业技能证书。   技工院校可以根据初、中、高级证书考试内容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将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内容穿插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并制定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在入学第二年、第三年之间能够考取中、高级证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除此之外,技工院校还需要将不同水平的职业技能证书折算为学分,从而促使学生对职业技能证书予以重视,让学生自觉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二)深入企业参观学习,了解汽车维修专业技能标准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汽车维修专业岗位标准,技工院校要组织教师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证书考试内容进行研讨,认真分析每一个题型的考查内容、考查目的等。   技工院校还要组织优秀教师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参观,研修汽车维修企业实训指导内容,将指导书内容与教材内容糅合在一起,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技工院校教师还可以深入汽车维修、销售等企业,了解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技能标准,然后结合本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特色,重构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技能标准,将具体标准细分到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中。   (三)优化调整课程标准,精准对接职业技能标准   在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教师要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要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进行融合,对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等进行优化和调整,然后针对每一个课程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与职业技能标准一致,且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规定。   通过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接触到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关的教学内容,锻炼岗位实践能力,这样既便于学生达到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还能够满足技工院校人才培养需求。

三、制定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的配套机制   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建立对应的实训基地,开展各项实践培训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一)建立实训基地,创设真实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达到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技工院校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在本校区内创建的实训基地,教师可在这里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还可以通过工作过程化演示,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操作内容。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可以动手进行汽车维修,在诊断和识别汽车故障中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则是与汽修相关的4S店、汽车维修厂等,技工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而学校为其定向输送人才。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到汽车维修现场,并通过企业考核,了解学生不足,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目标。   (二)组织多样化实践培训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技工院校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技工院校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标准等内容;组织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在技能大赛中,学生能够通过比赛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知识的欠缺,从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开展实践技能培训活动,通过教师亲自演示、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技巧;组织学生到4S店、汽车维修厂等企业中进行参观实习,真实体验岗位工作需求。通过这一系列的多样化实践培训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实践技能,为其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工学一体化背景下,技工院校与4S店、汽车维修厂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技工院校应加深与4S店、汽车维修厂的合作深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技工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内进行实习、实训等,培养学生汽车维修实践技能,学生学成之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为4S店、汽车维修厂等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下形成学生、技工院校、企业三赢局面。   四、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技工院校承担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   笔者通过对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状况的分析,提出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制定符合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标准、制定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配套机制,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游永,涂伟,付介子.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江西省交通技工學校为例[J].南方农机,().   [2]商明新.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汽车测试报告,(20).   []王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忠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汽车知识,(5).   [4]杨娟,黄忠仕.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8).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