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满眼春光的时节,传统文化进课堂,在线教学来助力。为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增强网络教学效果,小学管理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清明在线课堂示范”活动,教师深挖清明文化内涵,结合不同学科核心素养,为大家生动地展示在线课堂的魅力。
Part01
声声入耳,音乐课上唱“清明”
蒋明虎老师通过前期与班主任老师沟通,精心备课,认真制作课件,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在以“清明”为主题的音乐直播课中,利用互动面板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同学们体验音乐与古诗词《清明》的意境结合,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音乐课堂上进行学科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歌曲结合手势舞律动,乐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尝试根据古诗情境结合儿歌进行动作创编。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家族成员的亲属关系,受到怀念先祖、尊重长辈、敬仰怀念烈士等传统美德的教育,懂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Part02
事事动心,劳动课堂做“清明”
劳动课上,吉翔老师和龙华欣老师以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主题,教授同学们如何制作艾草青团。一上课,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短视频提问引入,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作艾草青团。整堂课逻辑清晰,巩固式教学,利于理解;逐渐引导,抑扬顿挫,启发式教学,通俗易懂;直观式教学,视频图片文字交相辉映,令人豁然开朗。
孩子们听得入神,学得专注,记得牢固。第二天便与家长一起撸起袖子,搓、压、揉、捏,一双双巧手“别出心裁”,样式不一的青团纷纷亮相。胖嘟嘟的青团夹杂着艾草的清香,轻咬一口,不仅有春天的味道,还有一家人相聚的甜蜜。
虽是网课,但居于家,从劳动实践中体验并收获成果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劳有所获的意识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Part03
娓娓道情,信息课堂说“清明”
信息课开始了,王敏老师首先组织同学们开展线上“清明”民俗知识小竞赛,同学们踊跃参加,纷纷晒出自己的战绩。
还有哪些知识不了解呢?通过一个微课小短片,大家明白清明的来历、传统、清明三物候。
清明,又不仅仅是一个澄澈和暖的节气,它还是一个追思故人的节日。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和平牺牲的英烈;我们不能忘记在抗疫战争中牺牲的工作人员,我们不能忘记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把一生都投入科研的先贤,袁隆平爷爷、邓稼先爷爷……我们要沉重哀悼那些在3月21日东航MU上的遇难同胞……
该如何表达我们的哀思呢,课堂上,王老师发起“我想对您说”的活动,大家一起用WPS制作电子追思卡,或者通过视频诉说自己的哀思,表达敬意。
在清明,人们祭奠过去,也催护新生,“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见春风换故枝”。
就让我们怀揣思念,且歌且行,再度出发。
Part04
笔笔出意,美术课上画“清明”
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接受美的文化熏陶、享受美的生活及发现美的世界,是美术教育的目标。这节线上美术课,周老师执教《清明——想对先烈说的话”》寄语卡制作课程。
课上,周老师运用了ppt课件、《清明上河图》3D动画展示及录课示范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线上互动,加深学生对清明节的由来及风俗的了解,并通过介绍艺术家们缅怀先烈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寄托哀思情。
尔后,周老师通过示范和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同学们清晰掌握制作寄语卡的步骤流程,并提倡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采取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学生们利用美术课和课余时间精心创作,一张张寄语卡汇聚了孩子们的心血。
同学们将内容分为多个板块,并添加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以纪念清明节的诗词、故事、习俗等内容,图文并茂,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思念和崇敬之情。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提高了学习兴趣,体验了“手绘”的快乐,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佳节清明桃李笑,在线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学变革的主要形式,如何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开展学生本位的在线课程,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挑战,此次“清明在线课堂示范”活动为各位老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契机,呈现出精彩的在线教学效果。小学管理中心将继续锤炼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增强学校教育影响力,为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