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科研大胆下笔,这不矛盾

来源: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作者:爬树鱼

先解释“小心科研”,此处的“小心”,是让你认真严谨,踏踏实实地去做事。举例来讲,你导师给了你一个题目,“论合同法律适用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咋样,这题目能写吧?当然能,北大法宝上面案例一堆一堆哒。那么,我来给你演示一下啥是“小心科研”:

第一,你得全面,哪怕是抽样研究而非穷尽性研究,也得是“北京市某某法院(最好别是基层法院,这可是个涉外诉讼)年1月1日以来的全部案例”这样至少有点儿代表性的抽样,而非“我打开北大法宝后最先看见的10个案例”。

第二,你得深入研究其中具体判决内容,而不是看一眼结论就下笔:“共检索到个案子,其中原告方主张得到支持的个,原告方主张未得到支持的个”。

第三,当你分析出来个“影响法官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五个因素”后,你还得总结这五个因素的产生原因:比如,第一个因素是因为最高院的指导案例这么做了;第二个因素是因为法官普遍具有让合同有效的倾向……

第四,你得提出结论啊:以上这五个因素,我认为第二个因素不利于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应当进行如下改正……

好,这么一个过程,都叫“小心科研”。进行完之前哪怕动笔,写的也是案例分析笔记而非论文正文。假设哪位同学听从了某大神关于“每天写字“的教诲,进而从搜索案例开始就每天写个字的论文正文,到了做完第四步正好写完一万字……说实话,我不信。我从未见过胸中没有提纲就能如此顺利地绕开所有的坑,一口气达到结论的。

你以为的论文写作路线,应该是这样的?

其实,八成是这样的哦:

那么,啥又叫“大胆下笔”呢?这个说起来简单,当你把上面四步全都走完了之后(同时每一步伴随着的相关学者著述也看完了),赶紧动笔!别犹犹豫豫地思考自己的水平能不能写好这篇文章,也别是还没动笔就觉得自己写的一定浅一定是学术水货结果不敢动笔了……说实在的,我就特别不理解为啥有人在资料整差不多了的情况下还怕自己写不好文章进而不敢写。在我看来,只有写了能发出去的论文,和写了发不出去被导师说太烂然后被导师揪着改的论文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