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故里在哪

白癜风能冶好吗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无上开化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是道教中开天辟地、历劫度人、传道授法的真神祖师。大道(真一之炁)一炁化三清。三清就是汉族哲学中三一的象征,三一即出自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

其中,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的地位是最高的,又称大洞尊神、玉清大帝,《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后在龙汉(道教的一种劫难,天地自形成到毁灭一次称一劫)元年化生为天宝君;至于上清灵宝天尊(灵宝君),又称洞玄尊神、太上大道君,在道教最高神序中仅次于元始天尊,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其居于上清境,即禹余天,据《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传授洞玄部经典,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后在龙汉开图时化生灵宝君;而太清道德天尊(神宝君),也称洞神尊神、混元老君、降生大帝,一说是由道家始祖老子化身而来,因《道德经》一书对道教理论形成影响颇大,后世将其定为尊神,即太上老君,在赤明(也是一个劫名)元年化生神宝君。

通常的道教宫观内都会供奉他们的塑像,为他们专门建造祭祀之处,称为三清殿或三清宫。他们的排列顺序为:正中间的是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他的左边是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着世界从混沌状态中衍生出的阴阳状态。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中国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在道教宫观“三清殿”,道德天尊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执一把画有阴阳镜的蒲扇,象征着由阴阳而化生万物。相传其原形为老子,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是老子的诞辰。

三清据说在人间也有故乡,有的是因为在此修炼,有的是因为降孕人间而出世,有的是因为化身老子。玉清原始天尊故里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上清灵宝天尊故里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洪庙村;太清道德天尊故里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故里,但是老子故里争议较大,有两处都分别称自己是老子故里:一说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另一说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郑店村。三清故里从西往东刚好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道教由此传向九州大地和世界。

元始天尊故里-西安周至县

秦岭千谷百口,以72峪为最,周至县有“九口十八峪”之多。殿镇村居于两河之间,东临赤峪河,西接田峪河。赤峪,本地人叫赤峪沟,田峪,本地人叫蚰蜒河,是秦岭山著名的两条峪口。村南修建玉清宫,村西有道教圣地楼观台,本村位于两殿北侧,取“紫气东来”,得名殿紫头。

本村古庙众多,规模最大当属村子的老学校,也就是位于殿镇中央占地10亩的关帝庙,名气最大的当属村南黄土台塬上的“元始台”。相传此地为元始天尊修炼的道场,上面有一座元始天尊庙,人称“元始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玉清宫”,玉清宫供奉的是元始天尊,为道教三大仙境道场之一。元朝时期修建,盛极一时,可惜在明朝时期荒废,60年代被拆除,现在的元始天尊庙是80年代信徒新建,庙不大,但香火依旧旺盛明。

元始台与远始玉清宫遗址位于田峪口东侧、集贤殿镇村南突起的黄土台塬上。因有道教远始玉清宫遗址,故世称远始台。为道教三大仙境之一。元始玉清宫,又名远始天尊庙,建于元大德二年(公元年),殿阁参差,丹垩入云,盛极一时,明已圮废。今遗址尚存,面积约平方米。元大德二年《终南山原始台玉清宫记》碑,记述了修建玉清宫经过极其规模。现存长方形正殿基础,面积约平方米,旁边有石仰莲、石柱础、陶质透花脊饰、条砖、筒瓦等文物。

复建远始台天尊庙3间,砖木结构,供奉道教远始天尊。远始台与说经台、西楼观台三台鼎立,东西相望,分别供奉远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三清尊神,成为道教最高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圣境。远始台周围生长有百余亩橡树、刺槐、松柏,郁郁葱葱。庙前有清泉,叮叮咚咚,流泻不息,伴随着清风吹拂,枝叶摇动,悦耳动听。据民间传说,元始台以北的殿镇村为元始天尊故里,有元始天尊墓,连同元始台构成道教元始天尊文化区。

灵宝天尊故里-襄阳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洪庙村是灵宝天尊故里,母亲洪氏的故乡。灵宝天尊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洪庙村南边有棵枯桑,传说灵宝天尊就是在枯桑树下终日悟道,一日元始天尊下凡,传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最终飞升而去。清末本地进士胡俊禄建一小街而得名新集,为原新集镇人民政府驻地,后新集镇并入襄城区卧龙镇,成立新集社区保留洪庙村。年被湖北省命名为山水园林集镇。

绿那玉国据说在襄阳西南,因为此国盛产绿色的宝石“绿松石”,古称“襄阳甸子”或“荆州石”。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和氏璧)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襄阳南漳县的“和氏璧”后制成“传国玉玺”,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

洪庙村附近有郁察山、浮罗山、丹玄山。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和《灵宝略记》载洪氏生灵宝天尊于三山山脚之下。郁察山等东临古隆中,西接孔明湖和鹤子川风景区,北边是西玄山九天娘娘洞,南望南漳七里山森林公园。洪庙村位于三山之中,鹤子川溪水从中穿过,郁察山在东,浮罗山在北,丹玄山位于南边。新国道计划从这里穿过,武西高铁也从南部横贯东西,预留的隆中高铁站也距此不远。

襄阳卧龙镇洪庙村与新集还有灵宝天尊相关遗迹,除了周围的郁察山、浮罗山、丹玄山外,为了纪念洪氏及灵宝天尊建有庙宇“上清宫”,人称“洪庙”,这就是洪庙村名字的来历。据民间传说洪庙村为灵宝天尊故里,村中曾有灵宝天尊墓。上清宫供奉的是灵宝天尊,为道教三大仙境道场之一,不知何时修建,盛极一时,可惜在明朝时期荒废,上世纪被拆除。枯桑树和衣冠墓冢也难觅踪迹。据说上世纪曾在洪庙村发现一通石碑,上面字迹残损模糊,但是依稀可辨“灵宝、上清宫、X桑”等字样,但是此碑后来遗失不见。现在襄阳博物馆还藏有一尊明代灵宝天尊铜像,也是在灵宝天尊故里襄阳卧龙镇洪庙村附近发现的。

太上老君老子故里-鹿邑/涡阳

老子故里存在争议。一说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另一说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郑店村。安徽涡阳与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发祥地的涡河两岸,两地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

河南鹿邑

太清宫:现存明清时期遗址

该遗址现存有明、清或民国时期修建的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等,其余建筑均为年后重建。

对于太清宫的历史,鹿邑的说法与涡阳的介绍大体相同。鹿邑太清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当时汉桓帝刘志尊老子李耳为道家鼻祖,在其诞生地建“老子庙”以进行祭祀。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李姓始祖,并以“老子庙”为家庙,亲赴鹿邑祭拜。唐玄宗李隆基两度拜谒“老子庙”,更其名为“太清宫”,他还将祭祀老子母亲的“李夫人祠”更名为“洞霄宫”。

北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对老子尊崇有加,他在大中祥符七年亲赴太清宫,大兴土木,进一步扩大太清宫、洞霄宫、明道宫的面积,至此,太清宫的建筑规模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至今仍立在洞霄宫前的《先天太后赞》碑,是真宗皇帝亲笔所书。此碑高8米、宽2米,重50多吨,为现今中国国内道教同类碑刻之最。

太清宫于唐末毁于兵火,几成废墟。宋、金、元时都重修。韩林儿在亳州称帝,下令拆太清宫之材,运亳州盖宫殿。明万历七年(年),再次修缮太清宫。清康熙十七年(年),由道圣等人募资重修,七年始成。

近代太清宫又毁于战乱,现仅存前宫太极殿、后宫三圣母殿、娃娃殿及唐碑一通、宋碑两通、金碑一通、元碑三通、清碑一通。

明道宫:传为老子传道之地

明道宫景区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与太清宫东西相望。该景区以紫气大道为界,分为两部分,紫气大道南为弘道苑,北为明道宫。

大清光绪版《鹿邑县志·古迹·明道宫》记载:“明道宫在东门内升仙台前,唐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公元年)为太清坛。到了唐代,随着皇室对老子尊崇有加,即以老君台为中心,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建,可惜又多次毁于兵火战乱中。

年,鹿邑县委、县政府依据唐、宋时的规模恢复重建明道宫。明道宫景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主要景点有迎禧殿、众妙之门牌坊、弘道苑、玄元殿、文昌阁、老君台、腾云阁、弘道苑等建筑。其中,老君台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台:传说中的老子升仙处

鹿邑县明道宫内的老君台,为鹿邑独有的一大景观。老君台,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后历代修葺,已有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平方米。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记者看到,在老君台上还放置着4发炮弹。上面记载,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对老君台进行炮击,共打13发炮弹,无一发爆炸。见此情景,日军炮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炮击。这些炮弹是当年日军炮击老君台的哑弹。

安徽涡阳

九龙井

老子故里有两大独特景观,流星园和九龙井。据《正统道藏·犹龙传》和多种典籍记载,老子诞生时,“洵水”上空出现千古奇观,“万鹤翔空,飞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

《七真祖师列仙传》描述甚详,言四大真人刘长生、王玉阳、谭长真和郝太古寻到太上老子降生处,“见有九井并环着一座八角亭,亭边有株李树,相传太上生于李树下;四人步入亭内,亭中间有座石碑记着降生之事。”在叙述了太上出生时“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浴处遂成九井”之后特别强调:“其地神异载于经史,历有考证,非无据也。”

上世纪90年代,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考古人员果然在村内寻找到九口井。

郑店行政村村支部书记马平生说,考古人员找井时,他一直陪伴着。根据村里老人回忆,很快找到8口井。当时,有些井仍在使用,有的埋没在墙下。最后一口井,询问多人,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才回忆出来,井在塘下面。天旱时,挖塘取水,井就沉在塘底了。

涡阳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刘书平说,年将塘内的水抽干,泥清理出来后,井就出来了。井边是用陶制瓦圈拼在一起,一共17层。井底清理出数十片春秋时期的红陶片。考古人员确定,该井是春秋时期的井。其他8口井,有3口现代修理过,5口宋代曾重新修筑。

史料记载,每井有一小亭,井口之上为石刻蟠龙井圈。九井之间,用曲桥相连,井浮水中。并另有一座小亭,亭内立一块大型石碑,记述老子降生之事和九龙井的来历。

如今,因资金有限,当地只在最古老的春秋瓦圈井上建以六角井亭,亭上书有“华夏第一井”字样。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井立在水塘边,水塘仍然存在。井旁边有村民居住,他们将此作为休闲场所。

九龙井环列于流星园内,为老子出生地。如今,涡阳不仅勘查出流星园旧址,还出土了“古流星园”石匾额一块。

圣母墓:老子母亲的坟地

如今,在涡阳县太清宫东边、郑店村东北角,有一座高大的土堆,就是被老百姓叫做老子娘坟的圣母墓。每到清明时节,当地百姓都前去祭奠,希望她能给家人带来福音。记者看到,该墓有两米高,墓边有几棵柏树。根据涡阳县太清宫第三期建设规划,这里将根据历史记载,建造圣母殿。

在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圣母为何怀孕的故事。有位白员外,家有一女,叫白莲子。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白莲子正坐在后花园的李子林里赏月,只见一道流星划过,流星飞落在白莲子面前的一棵李子树上。

白莲子借着月光摘下,正欲尝之,刚放到嘴边的李子“咕噜”一声滑到肚子里去了。随即白莲子怀胎八十一载。八十一年过去了,这年农历二月十五,腹内婴儿撞断母亲的3根左肋跳将出来,这婴儿便是老子。所以,老子一出生就有81岁。

老子出生后,见母亲伤势很重,第一件事就是炼丹救母,并在河滩里采来苔干做药引子为母和药治病,母亲的病慢慢好起来。一年夏天,“水母”作怪,“洵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母亲命他治水,老子便施法将那口大炼丹锅移座在“洵水”之上,顿时河水被锁在锅中,变得温顺起来,不再漫堤。为感谢母亲九九八十一难的孕育之恩,老子写《道德经》时就写了八十一章,以示纪念。

尹喜墓:见证老子弟子的虔诚

出天静宫向东行约两公里,有一处尹喜墓,俗称尹子孤堆,为涡阳县所独有。当地人说,尹喜墓以前占地平方米,高约9米,宛如小丘。传说尹喜为报答老子教诲之恩,嘱其后人将其遗骸移葬于尊师故里。

涡阳县原文化局局长刘光蓉介绍说,解放初期,有个地方干部叫曹林,不懂文物政策,不请示就带领群众扒尹喜墓,想使用墓砖头。此事被上级知道后,立即将其行为叫停。此事件影响很大,称为典故,曾经入选新华词典,“曹林扒墓”成为词条。

年,涡阳县文管所对墓进行了清理。墓为砖石结构,有大型汉代方砖铺地,并存有巨石墓门两扇,每扇高厘米,宽80厘米,厚10厘米,上有兽头铺首浮雕。由于早期多次被盗,墓志铭及墓中物品大多流失。

村民介绍说,以前该墓面积很大,墓门上有小孔。从小孔内观看,内有石桌、石凳和石台阶,像一个四合院。如今,由于耕地原因,孤堆已经不见,现场只略微比其他地方高出一点。此地已经被用来种植庄稼,在地里还能寻到一些破碎的汉砖,上面有菱形花纹。

把老子这位“中国的伟大哲人、世界的思想巨人”介绍出来的,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的《史记》或曰《太史公书》。然而,据说造成老子生地争议的也是这部《史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