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白癜风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因为疫情防控等原因,一些地方的音乐优质课评比由现场教学改为报送视频。于是,一些参赛教师将自己与学生一起打扮成演员,自编、自导、自演,把所有的教学设计彩排多遍,用影视制作的方式分镜头拍摄,最后剪辑成一堂“完美无瑕”的音乐课。《音乐周报》3月13日的文章《音乐优质课,莫让“演课”风气蔓延》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是,凡事都是事出有因,“演课”虽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却为何有蔓延的趋势?“演课”是否一无是处?如何一分为二地看待“演课”?笔者想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演课”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下来,总有或多或少的缺憾,但碍于课时所限,又不能及时弥补。而“演课”就不同了,老师通过录像的回放,能够更加洞察整节课的缺憾在什么地方,在哪个环节,然后通过再次录制这个环节,尽可能地达到完美的程度。有的老师平时上课很不错,但面对镜头时就非常紧张。对这样的老师来说,培养镜头感比提高专业教学能力更重要,只有在镜头前一遍遍地演示,才能消除紧张感,录制出更好的效果。当然,不是每节课老师都要面对镜头,但在镜头前培养出的教学仪态、语言节奏、大方自信等,能够形成常态,带入平时的课堂教学,这是“演课”的积极作用。二、“演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提升。我们发现,当教室里架起一台或几台摄像机时,学生的精神面貌都会为之一振,与平时状态大不相同。这个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精力旺盛,思想高度集中,参与度与完成度都大大提高,往往事半功倍。眼下由于疫情的影响,学校已停止线下教学一周,我们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从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来看,小视频中每个孩子都积极认真,有的孩子与平时在学校课堂里的表现判若两人。这就是镜头的作用,如果每个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这样认真,还有什么学不会、学不好的呢?当然,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符合学情,如果想要通过录像这种手段实现根本到达不到的目标,那也不可能。比如,没有平时课堂教学扎实的声部训练,想演出一节比较好的合唱课,技术手段再高级也是徒劳无功的。三、“演课”有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录像机确实能让人专注,但是橡皮筋绷的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弹性。如果单纯为了配合老师的剧本,或者学生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老师的表现还存在瑕疵,为了老师在镜头里更好看,还要一遍遍去“演”,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一次两次,学生还能配合,次数多了,特别是高年级同学,就会觉得特无聊,太假。所以,即使是“演课”,老师事前也要做好充分准备,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烂熟于心,哪怕临时生成,也不能无边无际。我非常佩服那些演戏时一遍就过的演员,真想做一名“网红”教师,就要向这样的演员看齐。四、“演课”容易引起行业“内卷”,遮蔽教学真实性。这可能是“演课”带来的最大副作用。本来教学上的不完美是常态,只有通过一节节不完美的常态课,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素质才能逐步提升,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但是“演课”录像中我们却看不到这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老师无所不通,学生一学就会,因为不了解背后的操作,“别人家的学生”让我们无比羡慕。也有一些评课专家,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了视频中“演”的因素,认为优质课就应该这样完美无瑕,以至于当深入教学现场听课时,发现居然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细节,就对授课教师百般苛责,完全不顾教学条件、学生素质等客观因素,行业“内卷”愈演愈烈。诚然,一场演出、一次比赛,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骄人的成绩,反复排练,力争无缺憾,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荣誉打乱教学计划,耗费学生时间和热情,反复“演课”录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有些录像课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模板,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去达到那种境界,而不是去投机取巧、避实就虚地去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完美”。吴洪彬/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