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晗-野有蔓草03:54来自匠人诗心
初遇锋芒似未藏,相知回味竟无常。任他八面终平淡,许我一心留异香。——若庵《题武夷奇兰》
已经很多个年头过去了,还记得那一次与武夷岩茶“奇兰”的相遇,那独特的似兰之香,弥漫于空气之中,那香,也幽然漫沁于茶汤,饮下,美妙的心情,愉悦。
武夷奇兰属于乌龙茶,乌龙茶也称青茶。乌龙茶以香气著称,而且每个花色品种的乌龙茶,有其独特的香气韵味,可谓百花齐放,也如个性鲜明的才艺出群的身怀绝技的技艺人。
武夷奇兰的外形条索细瘦,稍沉重,叶蒂小,叶肩窄,枝身较细,少量枝头皮不整齐,色泽黄绿、乌绿,尚乌润,砂绿细沉不明显。内质香气清高,似兰花香、线麦香,有的仿似杏仁茶、桃仁味,滋味清醇,稍甘鲜,水色清黄、橙黄,叶底叶脉浮白,稍带白龙骨,叶身头尾尖如梭,叶面清秀。——百度百科
于是,在很多年以后,一次重要的场合,选择了这款奇兰茶进行主题创作,主题选定为《野有蔓草》。
《诗经》云:“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出自《国风·郑风·野有蔓草》,漙:(露)盛多。瀼瀼:(露水)多:甘露瀼瀼。臧:好的,美好的,善良的。)
武夷奇兰生长在野外,她如淳和清婉的女子,这种美,是沁人心脾的,所以偶然的机会遇见,只一次邂逅,便明了她是非常适合我的那一款,所以很明了愿与她共度终生。
武夷奇兰具有岩韵和兰花香,厚重的同时,带给人清雅的绝妙清晰感受。正如诗云:初遇锋芒似未藏,相知回味竟无常。任他八面终平淡,许我一心留异香。
茶具选用的是盖碗,盖碗,也称“三才杯”,盖代表天,托代表地,中间的碗代表人,所以整个盖碗为一体就是象征天地人三才合一。盖碗的色调选择的是墨绿色,墨绿给人沉稳、知性的印象。清幽的兰花香将从其间升腾而出,正是那武夷奇兰之形现。
茶席是原麻色的底色,用一大块布铺就,然后在桌面中间位置放置了一块墨绿色的长的席垫。
在茶桌的左上角,我放置了一个毛笔的笔架,上面挂了三支毛笔。在茶席设计演示呈现的那一天,中午,微微下着小雨,我漫步在古韵的小街道上,虽然道上的雨水浸湿了鞋,但是也觉得很悠然。我希望可以找到一根绿藤蔓,做画龙点睛的装点,也是随缘吧,没有也可。很幸运地,见到一家花店,花店里有长藤蔓的植物,我和店主说能不能买一根,只要一根,店主问了原委,便相赠与我。与店主的邂逅,是缘分,我心存感激。带回去这一枝,环绕在笔架上,还多出来一段,便把它顺势延续到桌面上。这,呼应了“野有蔓草”。
背景挂画,我选择的是一幅书法作品,很长的挂画,是我自己书写的,诗句出自爱新觉罗.玄烨的《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缃帙: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缃:浅黄色。帙:古代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疏棂:格子稀疏的窗户。棂:格子。)
整个茶席设计上,再没有使用香,因为茶香和墨香已经足够了,点到为止即是美好,再多点香,便显得冗余。简简单单,这种感觉确实不错,很享受。
服装是自己设计的新中式的改良曲裾。墨绿色的大身,厚重如岩韵,紫色门襟绣兰花,呼应兰香。墨绿腰带,挂墨绿色吊坠。里面搭配一件白色盘口圆领衬衣,雅洁升腾而出。
音乐选择的是《野有蔓草》,表达的,是我的心声。
有时候,自己在房间放上一曲喜爱的音乐,倚窗而坐,品一杯奇兰,茶香便沁入心脾,同时,也弥漫于整个空间,放空,或者读一读闲书,虽然是一个人,但是感觉无比的踏实和愉悦。
武夷奇兰相伴我娴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