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今天(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舱作业,是空间站配置的大小两个机械臂首次级联之后的实际应用,为航天员顺利出舱“一展身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我们通过演示画面来详细了解一下。03:01空间站配置的大小两个机械臂,分工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我们把它称为大机械臂,是我国首个可长期在太空轨道运行的机械臂,由两根臂杆组成,对应着人体的大臂和小臂,两根臂杆的展开长度可达10.2米。像人的手臂一样,它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动能力,通过旋转结构,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外还携带有一套5米长的小机械臂。相较于核心舱配备的大机械臂,小机械臂的位置精度是大臂的5倍,姿态精度是大臂的2倍,是一型更灵巧、更精准的机械臂。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状态检查、舱外货物转移及安装、舱外维护维修、载荷照料、光学设施维护等6项应用任务。大小机械臂除了单独使用,还能通过级联装置联合,也就是小机械臂可被大机械臂抓取形成组合臂,将大臂的长度长、负载大和小臂的灵巧、精准的优点结合起来,组合机械臂长达15米,作业范围足以覆盖空间站三个主体舱段范围。这套组合臂能够在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天和、问天、梦天三舱之间爬行,犹如一个在太空中行走的“机甲战士”。在空间站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可以通过机械臂精准“投送”到对应的标准载荷接口位置,“即插即用”,不再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操作。此外,大小机械臂还带有视觉系统,你可以理解就是机械臂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机械臂不仅可以协同开展舱外操作和巡检任务,还能完成互巡互检的自身维护工作,有效提高了机械臂系统的可靠性。此次神十四航天员出舱,大小机械臂也是首次“合体”配合作业,将航天员送达空间站组合体的任意一个位置,从而满足出舱各项任务的需求。此前,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第二次出舱的时候,大小机械臂已经完成级联测试,为机械臂组合体开展舱外工作进行了充分验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