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账户规划家庭财务
作者:六六妈
连续日更:11天
标签:懂亲子财商的保险经纪人
上一期我们讲到理财的起点就是搞清楚两笔钱——存量的钱和增量的钱。
当弄清楚这两笔钱各有多少,就要考虑如何规划。
总的来说理财规划,就是把钱按合适的比例放到这四个账户里:
1、消费账户
就是花钱、消费,留够日常要用的钱。
当然也需要考虑临时周转的钱,急用钱时能取得出来的钱。至少留出三个月内要用的钱,作为灵活资金。
并且只放在银行卡活期,或者余额宝类的T+0产品里。随时要用,随时就能取,享受当下还不错的收益。
2、杠杆账户
就是,花小钱办大事。
比如我们买重疾险,每年保费1万。万一得了重大疾病,就可以直接赔50万。
那这就是50倍杠杆,我就不需要自己努力存50万了,而且还要在存到50万之前,千万不能生病;也不需要一直放50万在那里做备用金。
所有的保障类保险产品,都可以划入这个杠杆账户。如图:
这些都是花小钱,办大事。
我通常建议,这部分钱,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
3、下限账户
保证我们生活幸福的,一定要%的保本+确定收益。
年,资管新规全面落地,连银行理财都不能承诺保本
可以保本的只有:
1、国债
2、银行50万以内存款
3、储蓄险保单
前面我们有分析过,5年内短期要用的钱,放银行、放国债
长期来看,最稳的就是储蓄险。
既能锁定复利3.5%的长期收益,让资产稳健增值。同时,又能与风险账户的亏损形成对冲,给我们的理财保证一个稳定的下限。
这个3.5%是复利,如果换算成单利,当然会更高,储蓄险L率演示如下图:
我通常建议,这部分钱,至少占家庭总资产的30%左右。
4、风险账户。
买基金/买股票等,博收益,进攻。
股票基金,直接挂钩的是企业、行业、国家的经济增长。所以一定程度上,能享受到长期经济增长的红利,提升我们理财的上限。
但不建议理财的钱全部放到股票基金里,主要是心态容易崩,容易拿不住,比如今年。
最好是用不影响生活的钱投资。
赚了当然最好,亏完也不心疼,大不了下个月、明年又挣回来了,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赚了当然最好,亏完也不心疼,大不了下个月、明年又挣回来了,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我通常建议,这部分钱,不要超过家庭总资产的30%左右。
注意:账户三和四,是家庭总资产的比例。
定好自己的四个账户分配比例,然后每年做一次家庭资产的再平衡。
至于怎么做这个再平衡,后面有需要再分享,这里就不展开了
当然,这个比例,只是一个我比较喜欢的比例。
既不会太偏进攻,也不会过于保守。
每年有的赚,也不至于大亏。
如果你能承受的风险偏好跟我不太一样,也可以自己适当调整一下比例。
比如想要更高的收益,能承受更大的亏损,那就风险账户多来一点。
比如讨厌基金股票会亏损,就想安安稳稳懒人理财,就下限账户多来一点。
理财,不用刻意追求某一个固定标准。
让自己舒服、心不慌,就是最好的。
(这种感觉会让自己很平安)
5、今日叨叨叨:
对了,我花大几千报名的研学的课程终于开始了。
教是最好的学,运用费曼教学法,把我的收获分享出来,有兴趣一起学的可以进群:
部分课程内容如下:
今天上的第三课对我就很有启发:
通过转化语言激发“内在动机
怎么向孩子提问才是好的提问方式
一层:记忆:记住一个名称,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二层:理解:可以转化为,用字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
三层:应用:根据事物的特征,把事物运用到相应的场景中
什么是高阶思维四层:分析:透过现象去看到它的本质,通过对
事物特征的分析,理解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什么才是最本质的特征。
五层:评鉴,通过标准来提出自我见解“标准就是四层的分析",虽然没有明确答案,但是是把我们从被动的人变成主动的人的关键一步。
六层:创新,当遇到问题或者完成一个任务时候,把有利干完成这个任务的“评鉴”整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见解的能力
今天就写到这里,周六愉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