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朝香通讯员王家铃李文芳
朱吟心的电脑里装得最多的各种制图和设计软件,她是浙江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另外一个身份是医学插画师。
大脑、心脏、血管、神经,这些人体组织,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
“脑部手术怎么做?是不是要把脑袋劈开?能不能做微创手术?”这是手术前,患者和家属问得最多的问题。这时,医生往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向家属解释他们学习了好几年的医学知识。这边医生解释的很费劲,那边患者和家属还是一脸茫然。
在手术前的谈话,朱吟心会拿出自己画的手术插画给患者和家属看。“对着影像片子讲解比划半天,还不如给他们看一下手术插画,一来让他们了解疾病,二来消除他们对手术的恐慌情绪。”朱吟心觉得,这算是医学插画最有意义的地方。
朱吟心的作品
患者看完图说:原来是这样啊
85后的朱吟心从小就喜欢画画,高考前还曾想考美术院校,但是最终却选择学了医。学医的时候,她偶尔会画下解剖图,往往自认为画的还可以,但始终都没入过解剖老师的眼。“我真正再拿起画笔,是一年前,当时看到一位很厉害的医学插画师,他画的肉把自家的猫都骗了,我就想把以前的技能再捡起来。”
医生的工作很忙,手术、查房、门诊、值班……朱吟心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她为此还报了专门的线上医学插画培训课程。
这一年多的时间,朱吟心大概创造了五六十幅作品,有科普类的,也有为专业的医学论文配的插画。
“科普类的医学插画最关键的是要画得通俗易懂,让非医学专业的人一看就明白。”朱吟心说,医学本身很复杂,对普通人来说,无论是用语言还是文字做解释,都很难解释地清晰、到位,“图画永远是最直观的。”
朱吟心曾绘制过一副关于脑垂体瘤手术的插画:大脑哪个部位长了肿瘤;如何经过鼻腔去做脑子的手术;怎么切除肿瘤。
“患者和家属其实对手术过程是很茫然的,也想不通我们说的通过鼻腔完成手术到底是什么。”朱吟心说,多数情况下,术前谈话时,医生要么是对着片子口头解释,要么是用一些教科书式的平面图简要介绍,“讲了半天,家属来了句我又不懂的,医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那会儿就感觉有点挫败。”
在没有学习医学插画前,对一些复杂的手术,朱吟心时常会临时在纸上简单画几笔给患者和家属演示,“有了医学插画后,他们会看得很更明白,就有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这是朱吟心觉得科普类的医学插画最大的意义。但画这样的插画并不容易。
“医学插画师不同于普通插画师,他既要有医学知识,还要有绘画基础。平时大众看到的器官组织不是标本就是局部照片,但这些和活体组织还是有差别的。”朱吟心说,医学插画师的存在就是将这些正常或者病变的气管组织抹去血,更鲜活地呈现出来,让大家对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将那些复杂的手术步骤展现在患者面前。
一张图,她琢磨一个星期
对学医的朱吟心来说,最难的是画画。“要画出立体感,写实性强,需要不断地琢磨和尝试。”
一副看起来生动清晰的医学插画,背后消耗的都是时间和精力。
朱吟心的手机里保存了很多张自己练习的插画,不同阶段的不同作品。
“这个心脏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坎。琢磨了一个星期,没有一点头绪,怎么都下不了手,吃饭,睡觉都在想,然后有一天睡醒,突然就有了思绪。这是我唯一一次迟交作业。”
她的电脑上装了四五种制图软件,不上班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各种软件。线上的教学课程她一节不落,课后作业也一次都不拖,“我强迫自己一定要及时完成,因为工作的确很忙,不见缝插针地去完成,也不可能有时间去补,只会越攒越多。到头来只能半途而废。”
为Nature旗下新刊物STTT设计了封面插图
前段时间,朱吟心收获了自己作为“医学插画师”的一份特殊荣誉:为Nature旗下新刊物STTT设计了封面插图。
“封面文章是我们院长蔡秀军团队关于晚期肝癌靶向药治疗的一项研究,我不但画了文章内的机制图,还绘制了杂志封面图。这幅插画我画了前后一周的时间,和作者一起修改了很多次。”
正常的细胞、癌变后的细胞、用药后的细胞……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呈现,将复杂的药物作用机制,用直观的图示做简单的呈现。
朱吟心有些激动:这算是她作为医学插画师的一个小小成就。
为医院做的肠镜宣教
朱吟心是一位飒爽的女孩子,短发,却扎一根细细的小辫子。不上班、不画画的时候,她就带着相机四处拍照。摄影和插画中的光影、色彩和设计,都是她喜爱研究的。
有人和她开玩笑,你主业是插画师,副业是医生,她立刻说,“我做医生也不差哦。”说完又不好意思地笑:“是不是自夸了?”
“外科手术需要医生将二维影像片在脑海里构建出三维解剖结构,我在积累这个经验的过程中,顺便通过医学插画技术,将脑中的三维解剖呈现在眼前。无论是插画还是手术,我都还在不断学习中。”朱吟心认真地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