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不救非,氪不改命”,对于那些运气不好的人来说,每一次抽奖都是证明自己“脸黑”的一个过程。在自嘲是“非酋”(运气极差的人)的同时,只要看到“欧皇”(运气极好的人)现身,就必定会去点赞、回复、留个言,想要吸一吸“欧气”(运气)。殊不知抽奖中暗藏大量的潜规则才是能否中奖的决定性要素。我们在被抽奖系统玩弄的同时,不仅毫无察觉,还在用“运气”二字为其伪装。今天选取一些常见的抽奖方式来讲解背后的秘密,内容略微硬核,AGamer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帮你理解。
转盘是如何欺骗用户的?
大转盘抽奖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抽奖方式,玩家只要点击一下开始按钮,转盘就会快速转动起来,在经历一段时间(有的是需要手动按停止按钮)后,指针或者选中框最终停在其中一个格子处,玩家就会获得对应的奖励。由于这种抽奖方式的规则非常简单,奖品内容和分布也显而易见,因此十分适合用来“套路”广大用户,各种手机App或者网页活动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套路”二字呢?我们假定将一个轮盘5等分,其中的1个区域是谢谢惠顾,其余4个为奖品,那么按理来说中奖概率应该为4/5,也就是80%的可能性。抽10次应该能中8次左右,抽次应该能中80次左右。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实际情况是,即便将一个轮盘N等分,没有奖品的区域个数仅有一个或者两个,绝大部分区域都是有奖品的,但中奖率仍然极低,相信参与过的人都已经发现了。
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知道整个抽奖的运行机制。其实在玩家点击客户端的开始按钮后,需要向服务器发送一条数据请求开始,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会回复一条数据同意客户端开始转盘,与此同时还会附带抽奖的结果。也就是说,玩家在点击的瞬间抽奖结果就已经被确定了,所谓的转盘只是“装样子”演戏罢了,最后转盘一定会停在提前确定好的位置。
为什么抽奖结果会在转盘开始转动前就已经确定了呢?那是因为服务器端本身就在使用纯数据运算模拟抽奖的过程。例如在1至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1至20为一等奖,21至40为二等奖,以此类推。客户端的抽奖过程只是服务器模拟的一种表现。由于服务器的模拟过程对玩家是不可见的,因此可以做到中奖概率与转盘的概率完全不同。
这种活动会让玩家误以为中奖的概率很大,以此来吸引玩家参与。除了极个别幸运的玩家能够中奖外,大部分玩家还是图个乐。当然不排除官方是真的想要发放福利,只要将表面上的概率与背后真实的概率保持一致即可。如果每次都能抽中1元兑换手机什么的奖品,那也是官方故意的,不过这八成属于诈骗了。
单抽怎么出奇迹?
如果说转盘这种抽奖还算比较直观的方式的话,那么抽卡开箱的抽奖方式中存在的门道就更加丰富。为了方便解释,我们这里将点一下就能开出一份奖品的操作叫做单抽。无论官方用抽卡、开箱、祈福还是其他名字包装,无论需要玩家执行点击、摇晃、画画还是其他操作,这个过程本质上都是点击一下就抽一次奖品,都属于单抽范围内。
由于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单抽形式就是抽卡,这里就拿抽角色卡牌举例说明。将不同卡牌划分等级的一种常见方式就是:N、S、SR、SSR,稀有程度逐渐升高。假设这四个等级的卡牌各10张,那么玩家抽中SSR的概率不就是25%喽?太天真了,可以这样做,但事实上没有人会这样做。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且容易理解的单抽逻辑:
单层逻辑单层结构就是每张卡牌都有自己的概率,例如每张N卡概率4%,S卡概率3%,SR卡概率2%,SSR卡概率1%(40张卡概率和为%),这就意味着抽中N卡的概率是最大的,抽10次仅有1次能获得SSR卡,而4次都是N卡。如果SSR卡的数量更加稀少,或者将SSR卡的概率设置的更低,或者每张卡的概率都是不同的,那么想要抽到心仪的SSR将更加困难。
双层逻辑双层逻辑顾名思义,就是有两层抽奖逻辑,第一层为抽取品质等级,第二层为抽取具体卡牌。例如下图,第一层抽奖逻辑有90%的概率抽到的是N品质卡,第二层抽具体卡牌时有40%的概率抽到N1这张卡。既然每张卡牌最后都有确定的概率(90%X40%=36%),为什么不直接将N1卡的概率设置为36%呢(单层逻辑)?那是因为如果每张卡牌都确定概率,一旦后期想要调整一张卡牌的概率,就要对其他卡牌进行调整(不直观),而双层逻辑可以直观方便地调整某一个品质内卡牌概率(后面还会细说)。在双层逻辑抽卡中,想要抽中心仪的SSR卡,第一步要看SSR的概率,其次就是具体SSR的概率。前者在很多游戏中已经有详细的说明,能展示的后者游戏并不多见。
上面两种逻辑算是非常简单的逻辑了,真实情况中还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比如将哪些角色放在抽奖的卡池中,卡池是不是动态调整,卡牌的概率是不是动态调整等等。甚至使用其他逻辑进行抽奖也是完全可行的。不难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抽奖逻辑,都是绕不开对卡牌概率的设计的。下面用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卡池设计来演示卡牌是如何设计概率的:A~I共9张卡根据品质类型放在4个卡池内,不同卡牌有着自己的权重。那么在N卡池中抽到A卡的概率就是40/(40+30+30)=40%,另外的B卡和C卡都是30%。而在SSR的卡池中,I卡的概率是10%,H卡的概率则是90%,可见即便是SSR品质,I卡比H卡要更稀有。
如果某一天新增了一张N卡(代号X),那么只需要加在N卡的卡池中,并设置一个权重即可(假设新卡投放多,权重),如此一来N卡池中的所有卡的概率都会发生变化,A卡概率从40%变为20%,而S、SR、SSR卡池的概率完全不会受到影响。如果突然某一天想要将I卡从SSR卡池中移除(变为付费购买,太坏了),那么只需要将I卡的权重设置为0即可。
十连为何更受青睐?
为了解决一次一次抽卡的繁琐操作,点1次抽10次的十连抽孕育而生。如同商店促销时捆绑和批量的商品要比一个个单买要划算一样,通常来说1次十连抽要比10次单抽具有更多福利,可能体现在价格方面(例如打折),也可能体现在概率方面(十连保底)。前者无外乎就是降价促销的思路,没必要解释太多,这里主要分析十连的保底(根据游戏,并非所有游戏都有此设计)。
十连抽的逻辑可以使用单抽的逻辑,循环抽取10次即可,不过要在全部抽完后检查一下10个奖励中是否满足了保底的需求,比如“十连必出紫”通常指1次十连抽中至少有一张是紫卡或紫卡等级以上的卡。如果检查发现10张中没有全是紫卡等级以下,那么选出一张(可以是最后一张,也可以是第一张)将其替换保底的卡(紫卡或者紫卡等级以上的卡)。
有些游戏会有这种设计,至于是否明确告知则是另一回事。一些玩家一旦有了抽卡的机会,就会立刻消耗,而一些阅历丰富的老玩家则更喜欢“攒”抽卡机会,“憋”一个大的,闷声发大财。即便十连抽中的单次抽卡逻辑与单抽逻辑不同,十连抽的最终结果也不会比单抽要差。
保底是如何怜悯玩家的?
《碧蓝幻想》就曾因为抽卡问题引发了一场轰动业界的大事件,当时《碧蓝幻想》推出了一个只能在一年中某个特定时间抽取的限时活动,稀有度可想而知。于是玩家们积极参与,运气极好的“欧皇”仅用一次十连抽就喜提角色,而运气极差的“非酋”在NicoNico网站直播两千连抽狂砸68万日元(合3万多人民币)才如愿以偿。这样极端的掉落分配引起了玩家的公愤,并向日本消费者厅投诉。
一个月后官方在游戏中加入了保底机制:玩家在游戏内抽卡次数达到指定数目时,可以从目标卡包中抽取自己喜欢的物品。具体来说就是单抽累计1点,十连抽积累10点,累计超过点时便可以兑换喜欢的卡。这种保底机制使得抽卡失败也具有了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挫败感。
有了《碧蓝幻想》的前车之鉴,之后很多具有抽卡玩法的游戏也都加入了保底机制,具体方式可能有所差异,但是思路都是相同的。
固定数值保底假定一次十连抽的价格为10元,保底的卡牌价值为元,也就是10次十连抽的价格。如果玩家连续9次十连抽都没有获得保底卡牌,那么第10次必定抽中保底卡牌,并且累计次数清零。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什么保底牌,具体是10次还是9次,亦或是11次,这些都要看制作组的想法,没有固定一说,甚至这种保底方式与上面提到的“十连必出紫”两个逻辑并存也是可以做到的。
固定卡池保底如果每一个玩家都拥有自己的卡池,每次抽卡都是从整个卡池中抽取,抽中的卡牌不再进入卡池,如此一来,玩家终将获得全部卡牌,也就达到了保底的效果。如果卡池中每张卡牌数量都是1,那么每次抽卡结果必定不同,更像是线性不断解锁新角色的过程。适当的加入些重复的卡牌,会让抽卡更加“真实”。例如一个卡池中9张A卡,1张B卡,即便是前9次抽卡都是A卡,那么第10次一定抽中B卡,因为只剩下这张卡了。不过这种保底方式有弊端:
1.卡池容量问题
如果卡池容量较大,那么前期还是有看不到保底的情况,例如一个00张卡的卡池里有1张B卡,可能前次抽中的都是A卡,抽卡的人根本猜不到什么时候才会“保底”。如果卡池容量较小,很快所有人的卡牌就会完全一致。
2.动态变化问题
一旦游戏中增加新卡,并且想要投放到卡池中,对于没有全部抽完的玩家来说,更换新卡池可能导致人家还没有触发保底。不更换卡池则没法投入新卡牌。
至于其他的保底方式还有很多的,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则比较复杂,但不管具体逻辑如何,目的都是为了照顾运气差的玩家。
玄学方式能否提高概率?
什么是玄学抽卡?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情况,往往喜欢用玄学来解释。例如抽卡前洗手、抽卡前供奉、抽卡时候画什么特定图形等等,这些可能就某一个人某一次偶然成功的结果,但是由于巧合和自我暗示,很容易将成功与抽卡前的行为联系起来。由于幸存者偏差,在抽中与抽不中的人群中,人们会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