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发了一篇批判藏锋、回锋笔法的文章,又引起了很多书友的评论,同样是支持的人很多反对的人也甚众。反对的书友的观点基本还是认为:藏锋回锋从学书法就开始练了,这应该是祖辈传下来的笔法,如果不按这个方法去写就“失去了书法的味道”,我理解这部分书友的想法,因为有些人按这样的方法练了几年,有些人甚至练了几十年,思维的定式根深蒂固。而且几十年甚至接近大半生都用此方法练字,如果被人说这不是书法是“画字”从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才会激烈反驳,今天我们就用实例来分析一下,被认为“藏锋、回锋”最严重的颜真卿的字到底是不是“藏锋、回锋”的。
经过编者加过的《九成宫》字帖很多练字多年的书友是从上世纪就在练字了,那个时候很少见原版字帖,书店里能买到的多半是选字字帖,也就是经过编者挑选加工整理的字帖,这些字帖在选字的时候就选了一些编者认为的所谓的“标准的”字,甚至有些字是被编者加工修改过的,还有一些字帖就不是古代名家的原版而是现代人临摹而成,这些字看起来往往都符合“藏锋、回锋”的特点,普通购买字帖的人是看不到原帖全貌的。并且,几十年以前的书法爱好者接触书法的时候几乎无一不是从“藏锋、回锋”理论入手学习的,导致众多的书法爱好者误入了这个泥潭。
上世纪各种教藏锋回锋的字帖层出不穷其实如果我们去看原帖,书家的用笔习惯往往就体现在那些不被选中的所谓的“不标准”的字体上,近些年拍摄影印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我们这些普通书法爱好者也能通过影像见到古代名家书法的原版真迹,仔细去研究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端倪,其实颜真卿的书写并没有藏锋的习惯。比如我们常见的《多宝塔》的第一页,我们以横画为例,所有的横画基本都是“露锋”起笔的,我用红笔标出来的,明显看到是没有“藏锋”的,绿笔标出来的看似“藏锋”其实那是因为书写速度快,上一笔在右边结束后,笔锋快速向左落在纸上导致的,而且这部分的比例很低。
多宝塔不藏锋下面是《郭虚己墓志》依然是不藏锋
郭虚己墓志下面这个是不太常见的颜真卿书《朱巨川告身帖》,略有行书笔意,也不藏锋。
《朱巨川告身帖》看到了众多的颜体原贴我们发现他并不藏锋,其实其他唐代以前的大书法家也不藏锋,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们随处可见的都是顺手起笔没有藏锋。
《兰亭序》不藏锋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也不藏锋
雁塔圣教序智永的千字文也不藏锋
智永千字文所以,见识了古代的名家原贴以后,你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藏锋书写就是书法界的一个巨大的谎言,同样收笔回锋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有些人会问,既然回锋法也不对,那么颜真卿收笔的大“疙瘩”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其实是有办法的,比如我下面演示的方法:
不回锋也能写出疙瘩不藏锋不回锋,一笔写出一个笔画而不是描画出一个笔画才是笔法的正道,我将这一理论总结在《晋唐笔法》一书中,见某宝。
《晋唐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