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39937.html
学习记录
学习书法最主要的是做到怎么起笔、怎么行笔、怎么收笔的过程。所有书法作品和所有书法家在完成作品的时候,都是要完成以上三个动作,哪怕是一个点,也包含了起行收。
书写前要先学会观察,追问怎么起?怎么行?怎么收?中国的书法不能单独抽象地去练线条,但要怎么去观察呢?如相邻的点画,那一笔是最长的、那几笔是一样长的、那一笔是最粗的、那一笔是最细的等对比关系,还要观察点画在空间中的长短、粗细、轻重、距离。再要观察一个字写出来是方的,还是扁的呢?看字的时候,核心是要看聚散、形态,即使是一个扁的字,一边是竖形的,但加上另一边的笔画之后就变扁了。总之,即使一个字整体看上去是扁的,但又包含了竖的部分。形态和神态是靠关系存在的。观察的时候,从一个点画到一组点画,从一组点画到一个部首再到另一个部首的关系,也要看哪一个部分是最大留出的空间。所以在学习《大字阴符经》技术内容的时候,主要考虑在字内空间,点画、部首等的关系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动与静的关系。当然,这个时候的学习还是一种感受。
若要从表象的感受到更深入的了解,可从相同的横到不同的横提出来作对比练习。逐渐对更多类似存在的笔画找出来对比,如“不”“聖”中的横笔。其他的笔画也一样,做到举一反三,都可以从笔画分析做到系统的了解。再如“横”的演示,收笔切记画圈,是做到反推回去。“不”字的横S形更加强烈。“生”字的最后一横,收笔是一顿笔形成。“聖”字最后一横收笔往下压。“文”字的捺笔,上面看上去是直线的,全靠下面的变化。可以观察不同的捺的力量是直接推着出去,还是按了推出去?如“人”字的捺类似于“文”的捺。同样是一个点画,力量不一样,方向不一样,形态和神态就不一样。再观察“天”字的一撇,上面的勾一点都不能少,就一撇起笔都是不一样的。竖弯钩,写到最后反推直接就出来了,关键是要掌握过程。“用”字的横折钩,写到最后往上推出去。还有许许多多,如左右呼应的点,上下连贯的点等。
学习心得:
早些年的时候开始提起毛笔写字,模仿书本上或网上的字体去写,自认为有模有样的还算可以,但到后面接触越来越多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时,别人一看就知道我没练过书法。于是,开始看一些欧体、柳体、瘦金体、行草书之类的内容,但说实话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原由是因为怎么照着写写练练都总结不出丁点儿方法,而书本上讲的都深奥,总是一些什么笔法遒劲、枯湿相间等类似的。总之,是能够理解一些字面的意思,但找不到切入点。
后来有人告诉我画画必须有书法的功底,学习书法可以先练习吴昌硕的《石鼓文》,从大篆入手,练习线条,学习如何切笔、行笔和收笔等。我想不动手是不行的了,计划每天至少要写上几个字,当然,练习的多少要根据时间而定,总之,一日不练手生这句话对学习书画的人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才是硬道理。边学习的过程中又边看看其他的内容,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还有《魏碑》和部分其他书体的心经。总之,问题一来总想弄个明白,就去查阅,发现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一句话,只要有一个渠道能解惑,就想去探个究竟。
梁室群老师推荐我看了洪厚甜对褚遂良《大字阴符经》视频教学,很受用,也许之前给我看没啥启迪,因为讲的都是通俗易懂的关键,而且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认真看了并做好笔录,希望学一点就收获一点,而不是走马观花。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和一个书画爱好者,我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去学太多东西,但坚持积累是很重要的,无论书本、网络或身边的人,都将以谦恭的姿态去接受,当然,学习不能乱,完成一个学习内容后再接着学另外的,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后集百家之所长专供属于自己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一个初学者,前面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唯有一样值得珍惜的就是“时间”。
作者: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