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池上小池教学设计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 http://www.jk100f.com/m/

教学目标:

1.会认“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无”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想象及文中插图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夏天事物的美好与和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导入课题,分散识字“首”。

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板书:古诗二首)顾名思义,也就是要学习两首古诗,“两首”在这里表示的是古诗的数量。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这样说:一首歌、一首乐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生字“首”。

(1)“首”字是象形字,出示“首”字演变过程的图片,分散识字“首”。

(2)学生口头扩词:两首、首先、首都。

(3)观察《池上》《小池》两个课题,提问学生:从课题上来看,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4)出示“池”字,请学生为“池”字组词,引出“池塘”一词,得出两首古诗都和池塘、水有关。

(设计意图:课题导入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识字又是一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依据课题分散识字是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常用的方法之一。)

2.初读古诗,感知人文主题。

(1)通读古诗,提出要求:边读边观察插图,这两首古诗还有什么共同之处?

(2)相机识字“荷”:观察“荷”字的结构,并认识形声字,下面的“何”也读“hé”。继而为“荷”字组词:荷花、荷叶。

(3)总结:两首诗中都提到了荷花,两幅插图中也都有荷花,荷花是夏天的代表性植物,因此这两首古诗都描写的是夏天的情景。

过渡:夏天是美好的,夏天的池塘边也是有趣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人杨万里分别来到了不同的池塘边,大家想知道两位诗人在池塘边看到了什么吗?接下来我们就依次学习《池上》《小池》这两首古诗。(板书:池上)

(设计意图:教材的编排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课题、插图、诗文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找出两首古诗的共同点,旨在引出本单元“夏天”这一人文主题,突显“双线统一”这一设计理念。)

板块二借助“偷”字,读懂《池上》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将不认识的生字圈画出来。

(2)教师范读古诗,引导学生自主纠正错误读音。

(3)指名朗读古诗,相机正字正音。

(设计意图: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坚持以诵读为主线的教学策略,讲究多种形式的朗读。同时把握好朗读的三个层次,即: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指名朗读古诗,最终达成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教学目标。)

2.再读古诗,认读生字。

(1)再次通读古诗,教师提问:说一说你都圈画了哪些生字?

(2)出示“撑”字,引导学生先观察偏旁,猜出与手有关,得出小艇需用手撑;以字带词,接着出示短语“撑小艇”,并读好短语;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并鼓励学生演示小娃撑小艇的动作。

(3)出示“采”字,字理识“采”字,“采”是会意字,结合字形,通过做动作,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送字回诗中,正确朗读诗句“偷采白莲回”。

(4)出示一张“脚走路留下痕迹”这一状态的图片,为“迹”字扩词:足迹。同时出示“船开过后留下痕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踪迹”一词。接着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以此可理解:小娃非常天真,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

(5)观察“浮、萍”二字,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义的特点识记“浮、萍”,观察偏旁,“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出示图片,理解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以词带句,正确理解诗句“浮萍一道开”。

(设计意图:古诗文教学兼具识字认字功能,本环节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图片识字、动作识字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意在体现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依托“偷”字,展开想象,读懂诗文大意。

(1)教师提问:诗中有个“偷”字,在字典中,“偷”字有多种意思,那么你猜一猜在这首诗中“偷”字是什么意思呢?(通过猜测,引导学生总结出:“偷”是“悄悄地,不让人察觉,不被人发现”的意思。)

(2)追问学生:通过读古诗,你知道是谁在偷偷干什么吗?被人发现了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娃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呢?(借此帮助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3)继续追问:你觉得小娃在撑小艇偷采白莲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既高兴又忐忑)在你的眼中,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呢?(天真、质朴。)

(4)请学生就刚才的想象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了解古诗大意是本课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本诗以“偷”字为切入点,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借助想象,感知诗意,体会情感,从而更加立体化地感受到夏季生活中,乡村小娃的质朴与纯真。)

4.再读古诗,熟读成诵。

(1)巩固识字:淘气的字词宝宝们偷偷藏在荷花里了,你能找到它们吗?

小娃撑小艇,偷_____白莲回。

不解藏_____,_____一道开。

(2)自读背诵;指名背诵;齐读背诵。

(设计意图:本课学生认识了5个生字,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需要巩固识记。以填空的形式复习,体现了字回诗中的复习策略。先自背,再指名背,最后齐背的背诵策略,可以高效地达成背诵目标。)

板块三借助插图,学习《小池》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圈画出需要会认会写的生字。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纠正错误读音。

(3)指名朗读,请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指出、纠正其朗读中出现的错误读音,教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指名朗读,请其他学生纠正错误,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细读古诗,相机识字。

(1)教师提问:仔细读一读古诗,诗里面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谁能来认一认、读一读呢?

(2)象形识字法:播放图片,展示象形字“泉”的演变过程。顺势解释“泉眼”即流出泉水的小口或裂缝。相机请学生为“泉”组词,可组词为:泉水、清泉。

(3)偏旁识字法:出示“流”字,请学生说出“流”字的偏旁——三点水。相机解释“流”是会意字,与水有关。再请学生为“流”字扩词:流水、河流。

(4)通过“熟字加一加”识字:出示“树、柔、露、尖”4个字,请学生根据“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说一说这几个字由什么组成。最后可得出“树”由“木、又、寸”组成;“柔”由“矛、木”组成;“露”是形声字,由“雨、路”组成;“尖”由“小、大”组成。

(5)比一比识字:出示“爱—受”“角—用”。

(设计意图:识字认字是一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识字方法多种多样,本课利用象形识字法、偏旁识字法、熟字加一加识字法、比一比识字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3.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感知古诗大意。

(1)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观察插图,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教师提问:边读第一句边观察插图,想一想为什么池塘里是细小的水流呢?(出示图片“细小的泉眼”,感受“细流”。)泉眼悄然无声地流着,是因为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3)再次回到插图:请同学们继续想象,为什么树荫倒映在水面上呢?相机引出“爱晴柔”,由此解释:是因为树荫喜爱晴天柔和的风光。

过渡:池塘里的景色美不胜收,不仅吸引了作者,还吸引了谁?(蜻蜓)你觉得最吸引蜻蜓的是什么呢?(荷花)

(4)教师追问:你认为这些蜻蜓是无意间落到荷花上的,还是早有准备呢?从哪看出来的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顺势解释: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蜻蜓就迫不及待地立在尖角上面。

(5)大胆想象:假如你们是那一只只站在荷叶上的小蜻蜓,你们会跟荷叶说些什么悄悄话呢?此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设计意图:文中的插图是一幅国画,恰好与诗意契合。先请学生整体说一说在插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教师再借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能更清楚地描述画面,达到读懂古诗的目的,同时也在想象中能感受夏天池塘里的美好与和谐。)

4.结合诗意,背诵古诗。

(1)泉眼悄然无声地流着,是因为爱惜甘甜的泉水,舍不得多流一点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名背诵;同桌互背。

(设计意图:根据插图,结合诗意,背诵古诗,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识记。指名背诵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同桌互背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

板块四分类指导,书写生字

1.按结构归类。

请学生将需要会写的生字按结构归类并填空。(出示)

上下结构:采、爱、尖、角

左中右结构:树

独体字:首、无

2.指导书写。

(1)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①观察上下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特点。

上下结构的“采、爱、尖、角”,要注意爪字头较小。“采”的最后两笔撇捺左右舒展;“爱”字最后一笔捺长而舒展;“尖”字上半部分“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位于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舒展,位于同一高度,撑起整个字。“角”字上小下大,刀字头短撇从竖中线起笔,下半部分“用”的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②书空:伸出右手食指,按正确的笔顺书空。

③范写: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④练写: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一写二。

⑤评价: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展示写得好的生字。

(2)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①左中右结构的“树”要写得紧凑,部件之间要穿插避让,中间低,两边高。“又”的横撇要写到木字旁的点下方,长点位于“寸”字的点下方,“木”和“又”的捺要变成点。

②练写: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一写二,教师相机指导。

(3)书写独体字。

①书写独体字“首、无”时要注意重心平稳。“首”字前两笔是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无”字两横上短下长,第二横位于横中线,竖撇从第一横中间位置起笔,竖弯钩从第二横下方竖中线起笔。

②书空:伸出右手食指,按正确的笔顺书空。

③范写: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④练写: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一写二。

⑤评价: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展示写得好的生字。

(设计意图:按照“观察—书空—范写—练写—评价”五步指导法,达成书写的教学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特一点,初步树立结构意识,为二年级归类识写打好基础;然后在书空中强化笔顺;其次教师为学生范写,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帮助学生了解字的形象、结构以及写字要领,从而引导学生在模仿中练写;最后及时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信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